English

进餐后头晕心慌是何因

2000-06-11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梁斌

张大妈患有高血压病,经常在进餐时出现头晕、心慌、乏力、出冷汗等不适,尤其在进餐量多时更为明显,需要卧床休息才能缓解。

为了查明原因,医生让她在医院进餐,当出现症状时,马上为其测血压、血糖,发现血压下降约2.67千帕,血糖下降2.5毫摩尔/升,持续时间约半小时。连测几次,结果均相似。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“老年高血压进餐反应”。

正常人在进食时,体内可产生多肽类因子、生长激素抑制因子和胰岛素等物质,使腹腔脏器血管扩张,血流量增加,全身血压、血糖呈降低趋势。对于此种变化,人体通过刺激位于主动脉弓管壁内的压力感受器,导致交感神经兴奋,肾上腺素分泌增加,心脏收缩增强,心搏次数加快,代偿性地维持血压、血糖的正常水平。因此,正常人没有不适。

而老年高血压病人大多都伴有较明显的主动脉硬化,造成压力感受器反应迟钝,交感神经活动比较缓慢,不能及时地进行生理性调节,致使血压、血糖快速下降,引起大脑及心脏供糖、供氧不足,进而发生一系列进餐反应。有的老人因突然晕厥造成摔伤及骨折,甚至可诱发脑血栓、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等。

对“老年高血压进餐反应”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:首先,要少食多餐。其次,进食速度宜慢,食物温度宜适中。第三,劳累后应稍事休息再进餐,进餐后最好在座位上休息10-20分钟后,再从事其他活动。第四,一旦发生晕厥,应立即平卧,头部稍低且偏向一侧(以防呕吐物呛入气管内),一般10分钟左右,症状即可缓解。如仍不缓解,应及时送医院抢救。

(《健康顾问》2000年第5期)

  •   平山的故事,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: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,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,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;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,于平凡之中,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。【详细】

      《英歌》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,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,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。它可能引发热议,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,商业上取得成功,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,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【详细】

  •   作为历经千百年积淀且传承至今的民族美德,孝亲敬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优势,也是将人口老龄化世纪挑战转化为新发展机遇的有利条件。【详细】

      2023年10月,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,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,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与光明网联合推出“理响中国·文化旗帜”(党校公开课第十四季)专题视频。【详细】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